當你老了,頭發(fā)花白,你是否夢想能有一處美麗的花園,跟志同道合的朋友,像孩子一樣的玩耍?睢寧的一名花友,用自己的雙手,已經花了8年時間,正在打造出這樣一處夢幻花園。他的最終夢想,是讓這處花園變身為“互助養(yǎng)老園”,邀請志同道合者入住,相互扶持、相互慰藉,不再給子女添麻煩,不去打擾晚輩繁忙的生活,老伙伴們手拉手,將晚年生活“過成詩”。
夢幻花園前身:為老父建的養(yǎng)老園
王凡今年60歲,戴著眼鏡,清瘦斯文。平時做一些小生意,生活平凡而單調。
王凡曾在浙江學習過美術,回到家鄉(xiāng)后,為生活奔波,他遠離了專業(yè)。王凡說,年輕時,他一心打拼生活,忽略了很多人和事,其中就包括對父親的陪伴。王凡的母親早在1995年就去世,父親孤身一人輾轉各地經商,等他回到家鄉(xiāng)時,已是滿臉滄桑,疾病纏身。
“父親大半輩子都在為了家庭和子女打拼,當我看到他虛弱的身體時,我心中滿是愧疚”,王凡說,他的兄弟姐妹大部分都在外地成家立業(yè),只有他有條件,能常年伴在父親膝下盡孝。
2008年,王凡把父親接到身邊居住,父親患有嚴重的糖尿病,城里的生活讓老人并不舒心。王凡想到,在祖宅睢城街道胡園社區(qū)里,還有幾間舊房子,何不改造成一處小田園,讓父親“每天聞到新鮮的空氣,吃上新鮮的瓜果”?
2010年,王凡開始了祖宅翻新工程,他將幾間舊瓦房全部推倒重建,門前的院子進行了詳細的規(guī)劃。很快,這處田園有了規(guī)模,菜園里種滿了蔬菜,各種果樹林立。每個傍晚,父親坐在園子里品茶,他一邊為父親做飯,一邊跟父親拉家常。
到2013年,王凡陪著父親,在田園里住了近4年,當年父親因病離開人世。
父親走后,該處田園成了王凡的傷心地。他偶然踏進田園,里面處處浮現父親身前的影像,睹物思人,王凡漸漸疏遠了祖宅。
2015年,一件小事讓王凡重新振作起來。一名多年未見的老友,打電話告訴他母親剛剛離世,王凡這才發(fā)現,這名曾經對他有過救助的老人,自己竟然多年沒去見上一面??吹脚笥褌牡漠嬅?,王凡突然想到,等他和朋友都老了,如果子女無法常伴身邊,是否也會有父親一樣的遺憾?
跟朋友徹夜長聊后,王凡突然萌生了一個想法——將祖宅田園改造成花園,打造一座互助式的養(yǎng)老園。
回到家后,王凡不再有心結,他開始實施自己的計劃。雖然多年經商,但王凡內心的文藝情結一直沒有褪去,建田園是為了獲得新鮮瓜果蔬菜,而自己夢想中的養(yǎng)老地,應該更多是鮮花和綠植。彼時,王凡對園藝并不了解,于是他開始惡補相關知識,除了購進大量書籍資料,他還多次去北京,進入北京植物研究院、798藝術區(qū)尋找指導。
王凡說,他并沒有太多資金,他最大的資本,就是全情投入,他定下了10年的打造計劃。田園原先面積在300多平米,王凡開始了新的規(guī)劃,祖宅附近三處宅基地、加上門前的空地,總規(guī)劃面積達到了1200平米。
鄰居家還有一處廢棄的危房,王凡說服鄰居,為他免費打造一處花園,這又多了800多平方米空地,“夢幻花園”是王凡一早就定下的目標,但是他沒有能力請專業(yè)設計人員,于是他就自己制作設計方案,“一邊干,一邊設計,想到哪,就干到哪”。 雨水搜集、新風系統(tǒng)、污水處理、溫室花園、太陽能,這些規(guī)劃中的工程,他都是通過看書查資料,請教專業(yè)人員,一點點變成了現實,除此之外,他還當起了電工、木工、瓦工,幾乎所有的手藝活都是獨自一人,邊琢磨邊行動,一點點嘗試起來。
經過了3年多時間打造,小田園徹底換了臉,2000平方米的面積里,被塞入了滿滿的內容,菜地、觀賞池塘、垂釣魚塘、廚房、陽光房、室內用餐區(qū)、戶外就餐區(qū)、茶室、書吧、戶外休閑區(qū)、工作間,足足11塊區(qū)域,處處是景,每個平方米都透露著心血。
花園漸成規(guī)模,王凡將田園的名字也改了——閑逸園。
夢幻花園的誕生:
主材居然都是廢棄物品
自從王凡命名閑逸園后,很多人都驚嘆不可思議。
閑逸園坐落在一處鄉(xiāng)道旁邊,外觀就是普通的農家宅,但是一進入其中,就仿佛進入了一處美輪美奐的私家花園,各種綠植花草布滿園里每個角落,因地成景,各種功能區(qū)精致而實用。
更讓人稱奇的是,閑逸園的打造幾乎都是靠著各種廢棄物品。王凡告訴記者,打造花園與其說是一個工程,不如說是在彌補年輕時的遺憾,學美術出生的他,要用自己的雙手重新回歸自己的專業(yè)。
從一名園藝小白,王凡用了幾年時間,成了一名資深花友。園內的植物,只有少部分是他花錢購買(即使購買,他也只花很少的錢,買一些普通花木),大部分是各地的花友互相交流,無償贈送。王凡說,園里很多植物代表著一段友情,花友秋雨從南通寄來了精心培育的多肉,花友娟子從杭州寄來了名為子夜的荷花。王凡將這些植物一一種下,定期向花友反饋長勢,這樣的快樂不斷在花友間分享。
除了植物,各個功能區(qū)的原材料,也幾乎是廢棄品。在茶室內,背景墻是原木段,這是鄰居家雞舍失火,王凡撿回來的燒壞的木料加工而成;造型別致的木雕茶座,是他在一處拆遷工地撿回家細細打磨而成;各種懸掛的輪胎裝飾品,是他多年換下的舊輪胎。連休閑區(qū)的一處秋千,居然還是他從小學母校撿回來的曾經用于拔河比賽的繩索。此外,諸如景觀旋梯、木柵欄,都是從各個拆遷工地上撿回來的廢棄品。
大到10米長的書桌,小到花圃里的隔斷,漫步閑逸園,你都能驚喜地發(fā)現,這些造型別致的物件,要么是木材廠廢木料,要么是廢車場拆下的剎車片?!澳憧床枋业牡匕澹昧瞬煌伾?,別人還以為是我故意設計的,其實是因為搜集了一些舊地板不夠用,于是又搜集另一種顏色,再設計了一下造型布局?!蓖醴舱f,他最驕傲的事,就是說起園內各種原材料來源,很多人仔細觀察之后,才張大嘴巴說“原來如此”。
夢幻花園的夢想:
互助式養(yǎng)老
閑逸園園內景觀已經達到了王凡的設想,眼下他將時間更多用于園外景觀,鄰居家約800平方米的危房和廢棄空地,現在已經有了模樣,他設計了更大的荷花池、用于體驗田園生活休閑的“開心農場”,王凡說,鄰居曾看到這樣的改變,也是驚訝了半天,他當時就說,我?guī)湍憬ɑ▓@,等你回家后,全部免費還給你。
王凡精心打造的閑逸園,如今已經有了一些名氣,特別花友們經常稱贊這是一處夢幻的私人花園。不過王凡卻不打算獨享這處花園,閑逸園從命名的那天開始,它的目標就是成為一座“互助養(yǎng)老園”。
“以前,我到父親老了,才發(fā)現陪伴他的時間太少,可是晚輩們又都有自己的生活,如果我老了,能自己安排好晚年生活,豈不是一舉兩得”。
王凡表示,閑逸園最初規(guī)劃,就設計了20——30人同時生活的空間,整個園子功能區(qū)分明,面積近40平方米的廚房,完全可以開一場廚藝PARTY,園內設有面積分別在30平方米左右的書房、茶室、卡座,書櫥、健身設備一應俱全,滿足了不同人群的不同休閑需求。多個房間在將來也會被設計成“宿舍”,老伙伴們能像學生時代一樣,同住一間屋,開起“臥談會”。
王凡強調,“互助養(yǎng)老園”可不是普通養(yǎng)老院,除了對入住者免費之外,對來人最大的要求是“志同道合”。“不管入住者來自何處,基本條件是對生活的熱愛”,王凡表示,進入園中,就要讓自己成為園主人之一,平時大家要一起勞作,共同承擔起花園的日常維護。
他特別希望入住者能來自不同行業(yè),比如醫(yī)生、教師、技術工人,這樣大家就能發(fā)揮自己特長,為其他人解決各種專業(yè)的難題,“我希望進入園的老人能互相扶持,盡量不麻煩晚輩,不占用社會資源”。
對于志同道合的解釋,王凡表示,進入到閑逸園的人,不該將晚年生活當成“養(yǎng)老”。雖然年齡大了,但是每個入園者,都應該對生活有更多的追求,“要讓晚年也過成一首詩”?!跋胂肽贻p時的夢想,寫一本書、學一門語言、掌握一門手藝,進入閑逸園,就要把以前的夢想都找回來”,王凡告訴記者,在園子里,一起生活的伙伴就會變成小時的玩伴、大學宿舍里的同學,大家可以暢談理想,互相鼓勵,互相幫助,只有這樣的生活狀態(tài),才能讓晚輩們放心,也讓他們遠離老年人的孤單。
王凡還向記者透露,從閑逸園開始,他希望“互助式養(yǎng)老”能夠被更多人接受和復制,老年人如果能自己解決養(yǎng)老問題,對子女來說也會減輕很多負擔,更重要的是不再出現那么多父親一樣的遺憾。